龔成老師|致富平台
Latest Posts
我們存在於競爭的社會,在家要與兄弟姊妹爭資源、爭寵,在學校要爭考試排名,在公司要爭表現、爭上位,做生意的又要爭生意、爭市場,總之無論大事小事,都要與人爭,才能為自己爭取到利益。
漸漸地,這種思維已根深蒂固在社會及每個人心中,成為了固有思維。
--分析如何共贏--
但世上不是每項事情也要競爭才有利益,相反擁有共贏的思維,會創造出更大的利益,而這思維更不應停於個人,而是一個整體。
我就用紅色小巴做例子,若大家有搭過紅色小巴,特別是通宵班次,都會發現等客的情況嚴重,不止沒有固定的開車時間,若果開車時不夠客,更會在行駛中途不斷等客,令乘客不滿。久而久之,不少乘客都改搭其他交..
我過往的打工生涯持續了10年,這段時間,我的正職人工由$8000,加到我離職時$16000,而我成功利用這個薪金,進入基本的財務自由狀態。
這是一個合理可行的方法,因為我認識了不少年輕人,他們比我做得更出色,而所運用的,都是相同的方法,因此,我相信這方法大家都可做到。
--財務自由概念--
首先講些基本概念,要退休不用工作,我地不是要一筆大錢,而是要進入財務自由的狀態,即是:
「財務自由:被動收入>開支」
資產項所產生的,就是「被動收入」,這些資產項不用我管理,又或只需簡單管理,已可不斷產生現金流的。
具體來說,資產可以包括以下項目:土地、物業、企業、生..
香港的年輕人,特別是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,往往有這情況:收入不高、儲蓄少、儲不到首期、樓價貴、物價高、晉升機會少、工作與興趣不一致,面對如此困境應如何應對?
上一篇講述了兩個重點,就是思維上的改變,以及財務知識上的理解。希望幫年輕人,可以一步步做到財務自由。
--穩步建立資產--
有儲蓄之後,就可以更容易地建立資產,由於沒有第一個物業,故啟動以物業滾大資產的循環是較困難,雖然以不斷累積物業去建立資產是可行做法。
不過,在樓價高企的情況下,反而建議多思考其餘4條財務自由之路的可行性,因為年輕人以任何一條路都有機會獲得大成功的,並不一定以物業之路去累積。
不過,由於..
香港的年輕人,特別是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,往往有這情況:收入不高、儲蓄少、儲不到首期、樓價貴、物價高、晉升機會少、工作與興趣不一致,面對如此困境應如何應對?
要突破困境,先要有兩個前提上的重點,就是思維上的改變,以及財務知識上的理解。
--突破思維--
所謂思維上的改變,就是多用正面角度看事情,雖然香港年輕人正面對著以上困境,但卻有另一面優勢,例如年輕(時間是每個人最大、最大的資產)、負擔少、處於網絡發達的時代(因這不只容易創業,更是上一代人未必掌握到,但年輕人輕易掌握)、熱情、仍有轉工和轉行的本錢、仍可以尋找自己的人生目標等。
只要將思維角度改變,把握自己所擁有的,..